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尤其是湖北地区的企业都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在非常时期,湖北省各类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努力保障生产经营和就业稳定,尤其是核心大企业稳定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同时各尽所能地支援抗击疫情,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制造业企业虽然复工稍快,但面临海外物流阻断风险和出口订单流失,建筑业的复工时间还不确定,这些困难还急需政策部门进一步研究应对。
企业利用衍生品避险
中色集团大冶有色公司(下称“大冶有色”)是湖北省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铜矿采选、冶炼、压延加工、贸易及资源回收利用,产品有阴极铜、黄金、白银、铁矿石等。公司所在地黄石距离武汉约100公里,位于战疫前线。
自疫情爆发以来,大冶有色主要面临人员、物流、库存等诸多困难。更为关键的是,该公司主要原料对外依存度高,90%需要在国内采购和国外进口,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型企业,原料产品都属于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价格冲击对企业经营有巨大影响。
在诸多挑战面前,大冶有色坚持不等不靠,采取多种超常规措施开展生产自救,春节期间亦未停产。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调整原料进厂结构等方式解决生产瓶颈;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与上下游客户沟通,努力化解经营风险;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与运输、仓储公司协商,解决交通运输等问题;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等交易平台,及时销售回笼资金。
大冶有色是上期所铜、黄金、白银期货的注册品牌企业。公司希望能通过期货交割进行调节,以便回笼资金,缓解目前的经营困难。一般而言,企业会根据现货生产销售的保值需要,在期货市场建立相应头寸,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进入期货交割的头寸,向交易所提出货物入库申请。交易所在审核后,对符合交割相关规定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仓单系统中制作生成相对应的标准仓单。在仓单对应合约到期时,卖出企业可通过期货交割取得相应的货款。上期所在得悉大冶有色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大冶公司取得联系,做好与各方的协调沟通,并加班加点审批制作仓单,积极帮助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大冶有色旗下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大冶商务公司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衍生品在企业现货销售处于停滞时期能够帮助企业锁定价格和利润,降低经营风险,但避险的功夫则在平时,需要企业长期树立风险意识,坚持在日常的经营当中建立避险制度,熟练使用避险工具,坚持不赌价格波动带来的的这部分高风险利润。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冶炼业务都已经正常,上游供货和下游需求整体状况在好转,但国外的原料供应有一些预警,实质性影响尚未出现,未来还需要密切观察,企业严格按照湖北省政府防疫指挥部的要求来制定复工复产的流程。“从市场行情来看,2月期货贴水已经基本上修复了,反映下游需求在企稳。”
武汉凌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凌宏”)是一家位于武汉市的民营建筑装饰公司,在湖北省内外都有业务。该公司在春节前接到一批订单,价格按照上海西本网现货价格+升贴水,数量也已经全打包,但该企业年前并没有同步采购原材料,疫情升级后在市场上无法采购原材料和复工,公司担心后期原料上涨风险。于是,武汉凌宏通过美尔雅期货提供的方案,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入操作,等复工平仓再买入现货,规避价格风险。
武汉凌宏钢构事业部经理郝贵斌对本刊记者介绍称,按照产值计算,该公司有60%以上的业务都位于湖北省内,然而湖北省内建筑业复工因受到人员流动和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影响,除了个别全省重大投资项目以外其余还没有复工。“钢结构在公司业务报价当中占比较高,如果没有开展热卷期货套保,那么实际每吨采购成本会上升300-500元,1000吨就是30万-50万元。套期保值帮助公司节约了成本,改善了现金流。”
(转自 《证券市场周刊》 记者 魏枫凌)